服饰特点:
- 工艺技法:苗族服饰在制作过程中,始终保持着中国民间“织、绣、挑、染”的传统工艺技法。苗族人会穿插使用多种工艺手法,或挑中带绣,或绣中带染,或织绣结合,从而使服饰花团锦簇、流光溢彩,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。
- 图案内容:苗族服饰的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充满生机的物象,如姿态各异的蝴蝶纹、鸟纹、鱼纹、龙纹、花草纹等。这些图案凝聚着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愿景,具有表意和识别族类、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。
- 色彩运用:苗族服饰在用色上大胆而富有特色,善于选用强烈的对比色彩,追求颜色的浓郁、厚重与艳丽,常见的有红、黑、白、黄、蓝等颜色。
- 配饰丰富且富有特色:他们善于运用银饰、珠饰、彩带等配饰进行点缀,使得服饰整体看起来更加华丽且富有层次感。这些配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,更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苗族人民的身份和地位。
服饰类型:
- 湘西型:主要分布在湖南省西部,湘、鄂、渝、黔四省市边区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。他们的服饰格外多样,形成一型(湘西型)三式(花保式、凤凰式、吉泸式)的基本特征。湘西苗族服饰包括头帕、披肩、上衣、围腰、腰带、花带、裤、裙、绑腿、袜、鞋等,装饰有几何纹、动物纹、植物纹等几百种纹样。
- 黔东型:主要分布在黔东南地区。男装多为青色土布衣裤,并包青头帕。女装则以交领上衣和百褶裙为基本款式,百褶裙长短不一,以青土布为料,花饰满身。另外还佩戴各式围腰和绑腿,女士的发髻也有较大差异。
- 川黔滇型:主要分布在川、黔、滇、桂等省区讲西部方言的苗族地区。当地人主要是用麻布做衣服,女上装为麻布衣,下装为蜡染麻布花裙。服饰的色调较浅,蜡染工艺很是普遍。在此地区,苗服的花饰不多,银饰也较少。
- 海南型:主要分布在海南地区。女子上身一般穿右偏襟青布长衫,下身着蜡染短裙,以黑、红色为主,花纹较少。
- 麻江型:主要分布在黔东南苗族原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麻江地区。麻江苗族服饰种类繁多,精美绝伦,工艺巧夺天工,堪称苗族的一部无字“史书”。尤其是女盛装,有精美的刺绣,亮丽的银饰。其刺绣工艺构图超凡脱俗,大胆奇巧,做工精雕细琢,无与伦比。图案有苗族历史和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人物与神灵,有大自然的花草,还有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动植物。